以新求变转型助中国制造突出合围

2017-03-03 21:33:24 来源: 点击: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构的大势下,加快布局“再工业化”战略的发达经济体,以及依托低成本优势异军突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已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合围之势。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中国已经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告别低成本扩张模式,寻求新突破,塑造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刻不容缓。

后危机时代迎双重压力

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2004~2010年,中国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均超过40%,对GDP的拉动除2009年为3.7个百分点外,其余年份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

然而,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重新回归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中国制造业遭遇双重压力。

金融危机的惨痛经历警醒欧美发达国家,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于是,欧美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意图重振制造业,并且引领全球高端制造业新一轮发展。发轫于欧洲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是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长期推行赤字财政、高福利制度以及举债消费的结果。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打破了既有的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促使发达国家开始反思、纠正以往的发展理念,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

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凭借低成本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与中国展开了较量。

与周边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成为过去时。据统计,目前越南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为1000元左右,印度只有600元,而中国东部沿海的平均工资已经攀升至2500~3000元。随着能源资源、环境和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去年以来,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等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已达22%。

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耐克最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约四成的耐克运动鞋产自中国,但2010年越南超越中国成为耐克的最大加工厂。

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制造业既要应对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挑战,还要直面来自印度、东盟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领域的步步紧逼。

转型升级迎历史性契机

金融危机后,无论从全球经济格局重构,还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已然来临。

从国内来看,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将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城镇化将创造我国最大的内需。不要忘记,中国制造业拥有的最大优势在于,当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工业化进程与13亿人口及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历史性地突破了50%,达到51.27%,未来每年仍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由此带动的消费需求超过千亿元。

放眼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仍在持续发酵。沉痛的教训使世界各国意识到,一个强大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一场对高端制造业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机器人技术也将对中国制造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富士康创始人及总裁郭台铭去年曾表示,未来三年将新增100万机器人取代人工工作。也许这一美好愿景未必能够实现,但它至少预示了一种发展趋势——“智能机器时代”或将来临,机器人正在抢夺普通工人的工作机会。

挑战中往往孕育着新的生机。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是挑战,更是谋求新突破的历史机遇。不断提升的劳动者素质、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优化的基础设施等等,依然是我国制造业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优势所在。

以新求变才是根本路径

毋庸置疑,告别以往那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实现规模扩张的时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痛。若要改变长期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局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话语权,必须依托转型升级寻求、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是中国制造业实现新突破的根本路径。

正在酝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技术上赶超的重大契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可以创造需求,也可以引领需求。缺乏原创产品和创新产品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软肋,若要做大做强,核心技术以及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营销上的不可复制性,缺一不可。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朝“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占据科技制高点是必由之路。欧美国家重提的“回归制造业”显然不是制造业领域的低端重复,而是高端创新,中国制造业必须直面这一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不仅研发投入总量不如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比也低于国外跨国公司。例如,2010年美国微软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86亿美元,英特尔的研发投入也有84亿美元,而当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的研发经费累计只有737亿元,约合113亿美元。

也许有人说,国内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制造业巨头的领先技术,但若要真正掌握制造业高端技术,就必须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先人一步。

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世界各国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发达国家如此,对中国亦如此。倘若能够搭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快车”,在产业标准制定、新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突破,中国就有可能在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技中占得先机,出“新”制胜。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必须崇尚创新,以新求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基于过去三十年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中国制造业完全有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对先进国家的“弯道超越”,最终在全球制造业重构大潮中“化蛹成蝶”。(宋斌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推荐图文